全國咨詢熱線:0516-87911759
??上世紀80年代,為減緩材料不足,中國開始從國外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,成為全球重要的廢品回收國。據統計,從1995年至2016年間,中國進口垃圾從450萬T猛增至超過4500萬T。然而,隨著中國產業結構的迅速變化,制造業比重顯著下降,對原材料的需求也相應減少。此外,進口 “洋垃圾”帶來的次生污染也十分嚴重,相應的治理成本已經超過了進口“洋垃圾”所帶來的經濟效益。
??隨著我國工業和社會發展,國內生活垃圾也不斷增多。但中國現有的垃圾分類制度、垃圾填埋、焚燒處理、無害化處理能力有限,造成了嚴重“垃圾圍城”的困境。在此背景下,禁止“洋垃圾”入境勢在必行。2017年7月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》,要求**禁止“洋垃圾”入境。2018年1月起,中國正式施行禁止“洋垃圾”入境新規,停止進口包括廢塑料、未分類的廢紙、廢紡織原料、釩渣等在內的4類24種“洋垃圾”。到2019年年底前,將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。
??中國這項禁令讓一個過去鮮為人知的暴利行業暴露在陽光下。目前,“洋垃圾”走私在中國已形成境內外勾結、分工明確、運作熟練的犯罪鏈條。對“洋垃圾”非法入境須嚴防猛打,特別是要進一步強化“洋垃圾”非法入境管控,加強固體廢物屬性鑒別實驗室能力建設,建立健全堵住“洋垃圾”入境長效機制,持續嚴厲打擊“洋垃圾”走私。
??17個省份、25個直屬海關、出警1291人……22日清晨,打擊洋垃圾走私“藍天2018”專項第三輪集中行動正式開始,多地同步收網,一舉端掉39個涉嫌走私犯罪團伙、抓獲137名犯罪嫌疑人、查獲查證數十萬T走私廢物。海關嚴厲打擊洋垃圾走私行動,是近年來我國禁止洋垃圾入境,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的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縮影。
??中國將“洋垃圾”拒之門外,是治理環境的一記重拳,也是國內產業升級轉型的結果。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指出,“一方面,多部門聯動布下鐵網,將非法垃圾擋在*門之外;另一方面,嚴控合法的固體廢物進口,減少總量,提升品質。”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說,禁止洋垃圾入境,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,是我國政府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、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、保障國家生態**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一個重大舉措。
??在堵住“洋垃圾”入境的同時,中國垃圾的科學分類還須加快腳步。宜盡早出臺配套政策,為國內可回收物再利用提供渠道和空間,幫助再生資源企業由依賴國外垃圾轉向消化國內垃圾,實現良性發展。
上一條
危廢處理多少錢一噸
下一條:政策助力環保產業,危廢處理市場前景如何? |
返回列表 |